2)第六百十八章 罗网渐起如何破(五)_欺世盗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周国政坛带来太大的震荡。

  就连悲伤,也只是马青子嗣们的感情。

  天底下,人的悲欢本就不是相通的。

  从初十开始,街面上已经在准备元宵灯会了。

  灯会从十四持续到十六,总共三天。历史上在乾德五年,也就是八年后,开封府的元宵灯会延长到正月十八,到太平兴国六年,汴京上元五夜灯成为定例。

  自从发现街面上的布置,家中几个孩子天天都在说灯会的事情,尤其是那一对三四岁的儿女,更是看到陈佑就闹着要去看灯会。

  陈佑还能怎么办呢,只得要求两个年长的教弟弟妹妹认字,教的学的都完成任务,就带他们去看灯会。

  陈家这几个孩子,长子衡已经在周山书院就读四年级,次子孚在读二年级,长女清韵和三子元还要过几年才能入学。

  让陈衡和陈孚来教导弟弟妹妹,完全可行,再说了,旁边还有母亲李疏绮看着。只要李疏绮不把两个大的带出去拼娃,两个小的就不需要担心。

  正月十四,官家接连发制,当朝五相公全都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散官,同时昭告天下,使得宰相、使相之分从以前的俗例变成定规。

  三司,其实就是三师三公。

  周国仅有的六个正一品的位置,分别是三师三公、尚书令、王。

  正常履职的真宰相一般很少能获得这六个位置,为了使宰相们有立于百官先的荣誉和权威,于是就给宰相加“开府仪同三司”。

  简单来说,就是所有的仪制全都和三司等同。这样,宰相见了三司、尚书令、王,就无须避让行礼,朝堂排班也可排在最前列,各类文书中提及也能写在最前面。

  所谓宰相威严,大抵如此。

  于此同时,远在鄜州的巴宁泰和宋敏贞、陈佑二人一块加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事。

  不过相比于宋、陈二人,他没加“开府仪同三司”,而是加了“辅国大将军”的武散官。

  也就是说,巴宁泰不过是使相,即便他是枢密使,而且宋敏贞和陈佑这两个副使都位于真宰相之列,也改变不了他是使相的现状。

  聊做安慰的是,使相也属于宰相,同他之前的处境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之前没人强调他是宰相,现在一边强调他是宰相,一边强调他不能做宰相该做的事情。

  十四十五,连续两个晚上陈佑都带着妻儿一块出去看灯。

  十六晚上,他前往宝应侯府。

  之前卢孟达遣人递来请柬,邀请他赴宴。

  陈佑同卢孟达没有交情,突然要往来,十成十是为官家或者太后问事情。

  酉初,陈佑携李疏绮抵达卢府,刚进门还没走几步,卢孟达夫妻二人就迎了出来。

  陈、卢两男子自去正厅,李疏绮跟着卢孟达妻子去后院。

  进了正厅,里面还有几个人,全都是陪客。

  见陈佑进门,全都起身行礼。

  陈佑只认识一个黄全德。

  黄全德以前是殿中侍御史,当初第一个上书请立太子。后来调任左补阙,现在是河南府的司录参军事。

  待陈佑坐下,卢孟达开始一个个介绍在场诸人。

  全都是六七品的官员,这种品级的职事在京中不好找,但几乎每一个都是关键位置。

  《欺世盗国》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欺世盗国请大家收藏:欺世盗国。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