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宣麻拜相亏一篑(三)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禄山本欲请李林甫出头,建议圣人广施恩泽,封王者不必拜相,以惠及更多边将,却被李林甫婉拒。

  经严庄查探,安禄山得知王正见用雪莲丸收买了李相。急切间安禄山想不出令李林甫回心转意的办法,只好听从吉温的建议,找堂兄安思顺商议,请他朝议时出言相助。同时飞鸽传令高尚和史思明,让他们随时待命。

  好在李林甫对安禄山还算看重,在大朝会前特意派李仁之拜会安庆宗,明确表示他会尽力保安禄山不必入朝,才令他放心一二。

  “臣无异议!”王正见等齐声回道。

  “既然众卿皆认同李相定下的绳矩,朝议定可顺利,不知哪位爱卿先言?”

  “启禀父皇,儿臣以为东平郡王戍守幽州多年,劳苦功高,当入中书门下为相,统管兵部。”李亨率先将矛头对准安禄山。

  “微臣附议!”王正见接过话头:“放眼天下诸镇,东平郡王战功最高,当为相国。”

  “王都护,汝之前在奏章中不是信誓旦旦要入相吗?怎么出尔反尔?”安思顺明白安禄山不方便反驳,主动跳出来。

  “安节帅,某在奏章中写的是恳请入朝为官,而非贪求拜相。吾说到做到,绝不会行欺君罔上之事。”王正见咬文嚼字、反击犀利。

  “陛下,东平郡王数平契丹、屡征奚部,功绩远胜吾辈。由其执掌天下兵事,最为妥当。”高仙芝为王正见敲边鼓的同时,暗暗讽刺安禄山养寇自重。

  “不可!”杨国忠急道:“说句得罪东平郡王的话,天下皆知安郡王目不识丁,如此岂能料理中书门下政事?”

  “正是如此!东平郡王虽擅带兵,却不通文墨,拜相恐贻笑大方。”哥舒翰不放过任何可以羞辱安禄山的机会。

  “杨侍郎所言非也!”李光弼反驳道:“寻章摘句、熟知律法,乃刀笔吏之责。为相者,当掌大局,通不通文墨,无伤大雅。”

  “陛下,据某所知,东平郡王粗通文墨,只是少时家道艰难,不曾入学。白璧微瑕,无碍大局。”王正见道:“若陛下不放心,可增选文辞华丽之人入相辅弼安郡王。”

  “哦?不知王卿有何人选?”李隆基有点好奇,高力士也凝神聆听。

  “刑部尚书张均、驸马都尉张垍乃前任相国张说之子,为政多年,官声甚佳,皆有为相之才。”王正见举荐道。

  “张氏兄弟?”李隆基凝视李亨片刻,抚须笑道:“王卿把朕的女婿拉出来了。”

  “陛下,举贤不避亲。某看重的乃张氏兄弟的才具,而非其身份。”王正见的回答坦坦荡荡。

  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正殿前广场上,李泌与王霨漫步于纷纷扬扬的雪花中。

  “王都护曾与某深谈一次,欲以助张氏兄弟入相换殿下支持攻讦安禄山。放在一年前,某肯定会让殿下拒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