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二章:旱魃何如人心险(三)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令诚贪财畏战,少了他从中作梗,封常清也会少些掣肘怛罗斯大战后,王霨听过不少边监军的“光辉事迹”:“至于内侍省,有高翁镇着,谅他也翻不出多大波浪。”

  “苏毗王子悉诺逻,心怀赤诚、忠心可嘉,封怀义王,赐姓李、名忠信;大勃律王子弥罗利,远道来朝,封金吾卫长史,宿卫宫禁。”

  李隆基封赏完毕,凭栏俯视楼下群臣,豪气干云。

  “陛下,老臣有要事启奏!”勤政楼下,左相陈.希烈抹了抹皱纹里的汗水,执笏出列。

  “嗯?”李隆基微微一愣:“陈卿有何事?”

  “莫非陈老贼要乞骸骨?”杨国忠心有所盼。

  “去岁关中水患、今年关东旱灾,臣自幼研习《周易》、《易传》,略有所得,欲禀告陛下。”陈.希烈缓缓道。

  “献俘大礼,谈此何益?”李隆基愠怒。

  “陛下,圣人曾言,‘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大唐连年灾患,自中枢向东蔓延,何故也?东方青龙,为甲乙木,属震位,上应苍龙七宿、下对太子之宫。洪旱相连,皆因太子失德!”陈.希烈一反常态,毫不畏惧圣人的怒火,扯着嗓子高喊。

  一语惊天下、寂寂唯蝉鸣。

  “太子失德!?”李隆基疾言厉色道:“陈卿可知,汝非议东宫、大逆不道,论罪当诛!”

  “某为官多年,岂会不知!”陈.希烈并不退缩:“然天人感应乃至圣至明之理,事关大唐江山社稷,某不敢藏私!微臣斗胆,请盛王代陛下去圜丘祭祀昊天,赴骊山行大雩之礼!”

  “陛下,微臣赞同陈相之言!”杨国忠不料一向唯唯诺诺的陈.希烈竟然如此刚烈,极其惊愕。但对他而言,废除太子有利无害,自然趁机踩一脚。

  “杨卿赞同什么?是太子失德呢?还是盛王祈雨?”李隆基冷哼道。

  “陛下言重了,微臣不敢妄议太子。”杨国忠吓得双股战战:“微臣只是觉得灾情严重,由盛王祈雨再好不过。”

  “高卿呢?”李隆基眼如鹰隼。

  “陛下,微臣心中只知有陛下,不知其他。一切皆听陛下圣裁。”高仙芝的回答极其谨慎。

  “张卿呢?”政事堂诸相,李隆基一个也不放过。

  “张氏满门皆因陛下而富贵,微臣谨听陛下圣裁。”张均目光游移,不敢抬头。

  “亨儿,你怎么看?”李隆基的神色阴晴不定。

  “启禀父皇,儿臣德行浅薄,本就不配入主东宫。儿臣恳请搬回十六王宅。”李亨跪伏于地、神情凄惶。

  “起来吧,‘失德’二字言重了。”李隆基拍栏叹道:“陈.希烈妄议东宫,罚俸一年、闭门思过三月,无诏不得入宫。”

  “老臣口不择言、君前失仪,心甘情愿受罚。”陈.希烈神情坦然。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太子身为储君,当替朕斋戒三月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