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八章 风雨骤来_偶像失格之日,巨星崛起之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汪川二专选择发情歌专的理由很多。

  首专立足汪川的“个人经历”,专辑与人完美结合是最大的加分项。

  而到了二专,即便没有明年金曲奖成为超级大年的大背景,整专想要再超出首专的预期也不容易。

  甚至就算在歌曲质量上超出,也会因为主题的契合程度不够,让评审觉得没有惊喜。

  虽然汪川已经有了不错的主题思路,但到了三专,就会越来越难,评委的阈值越来越高。

  还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汪川在高冷,或者说是自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如果在二专选择靠拢商业成绩,三专“浪子回头”,不仅会让一切变得简单,还会给汪川带来商业和逼格的双重加成。

  这是真正混圈内地位应该走的王道路线。

  所以汪川不是在严肃金曲奖能拿多少,而是在想这次来自“乐评圈”的批评,会有多少人出来落井下石?

  “其实吧,明年的金曲奖你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你可能已经忘了的那张EP,圈内当时可是一片好评。”

  辛磊笑道。

  汪川还真有点没想起来。

  算了,随便落井下石吧,商业成绩只要撑起来,一切黑子都是花里胡哨的纸老虎。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他们还能怎么喷?

  不过这个时候抱企鹅和寰球的大腿,确实很适合。

  “而且包括格莱美和奥斯卡在内,所有有分量的奖项,本质上都是工业奖,设立是为了褒奖整个唱片和影视工业。你这张专辑曲风多样,也可以称得上雅俗共赏,商业成绩如果足够优秀,金曲奖是不可能忽视的。”

  辛磊又道。

  “我知道。”

  汪川赶紧笑着点头,不让辛磊继续灌鸡汤。

  以汪川的金手指曲库,拼出专专横扫金曲奖质量的专辑确实并不是特别难,但那需要汪川发专的频率不能太快,至少也要三年一专,金曲奖绝对不会吝啬对汪川的肯定。

  可汪川如果年年发专,金曲奖必然不可能每年都把有分量的奖项都给汪川。

  金曲奖不是汪川家开的,而是服务华夏整个唱片工业的。

  这也是汪川二专选择的逻辑之一。

  “专辑名字想好了吗?”

  “《爱情故事》,是不是太俗了?”

  汪川问辛磊的意见。

  “还有,?”

  “嗯。”

  专辑其实也是有品牌效应的,国外不少歌手发了一张成功的专辑后,后边专辑的反响如果不是很如意,就会来个那张专辑的2提升歌迷的信心,将来再出3,直到把这个名字做烂……

  冲着商业成绩去,汪川就玩最直球的。

  “真够自信的,不过我喜欢。”

  辛磊笑道。

  辛磊想起外界对汪川的评价,专辑做得很成熟也很聪明。

  现在等于是以专辑观人?

  经过几次跟汪川的接触,辛磊确实发现汪川很有自己的想法。

  在辛磊看来,汪川二专就最好是在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