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二章 此法,尔等觉得怎么样?_从大明风华开始的皇帝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奉天殿,丹陛,龙椅上,坐着大明朝迄今为止最为年轻的皇帝。

  坐在这个位置,对于医科生出身有着敏锐观察力的王迪而言,他觉得,相较于教室的讲台,此地的视线开阔度,简直称得上是一绝。

  但凡进了奉天殿内的,除非个头太矮被前面的高个子完全给遮挡住了,否则,没有一个臣子的神态变化,可以逃得出他的视线。

  让王迪感到更好玩也有点好笑的就是,臣子们遮遮掩掩的小动作,就像课堂上没有认真听讲的学生一样……

  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的小动作无人可知,其实则不然。

  如果……

  应该是没有如果了。

  龙椅这顽意,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往这上面坐啊。

  就在刚刚,坐在最前排的三杨阁老和英国公张辅等人打量斜后方的于谦,他们以为很隐秘,但在王迪的眼中,还是太明显了。

  至于他们为啥去瞅于谦,王迪还是可以猜到点的。

  不过也无所谓了,现如今,臣子们脑子里在想些啥,王迪已是懒得再费心思去瞎琢磨了。

  毕竟,新政是出自他这位皇帝的手,不像前朝出自各位名相之手的变法改革那样,最终落得个中道而废的结局。

  只要不像创业多半生的刘大耳朵那样中道崩阻,只要后继之辈不是个不听话的逆子,那么……

  大势将成的新政,岂是区区人力可以阻挡!?

  思量至此,操着淡淡的语气,王迪继续讲道:“然,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纵使家中有丁有地,一旦赶上了天灾人祸,最好的结局,无非是人保住了,地却没了。”

  “石守道在《徂徕石先生文集》讲到了,豪强兼并,权要横暴,则贫人困矣。”

  “富家得田贫纳租,年年旧租结新债…坊间的这句顺口溜,朕听闻以后,再结合书中所学的有限知识,心里很是忧虑啊!”

  “历朝历代,贵族豪绅,依仗权势侵占民田的案例,可谓比比皆是。”

  “侵占了,如果都能像普通农户那样正常缴纳田赋的话,倒也罢了。”

  “问题是,这些手中握有大片良田的人,还会以‘挂名投靠’或是勾结奸猾官吏隐瞒田亩的方法,以此逃避本就不多的田赋,因而导致私家日富公家日贫,最终迎来国匮民穷改朝换代的结局。”

  “大明立国了几十年,这事说多也不多,说少呢,也不少……”

  “诸位爱卿,尔等可否告诉朕,为了大明朝的万世基业,如若严格按照太祖高皇帝颁布的律法,将尔等手中多出来的良田分与穷苦百姓,尔等可心甘情愿?”

  “纵使尔等这些食君之禄的臣子们心甘情愿,那这天下的乡绅地主,尔等觉得,他们是否愿意让出手中的良田?”

  “纵使都愿意,朕也担心,几十年过去以后,尔等谁敢向朕拍着胸脯保证,不会重现目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