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六十八章 拟定暂且休战_三国武圣关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凉州,入关中,还于西都。使汉室可兴,皆诸位之功,请受玄德一拜。”

  说着,刘备对着堂下众人,一鞠到底。

  众人见状,慌忙还礼道:“汉中王勿要如此,此乃天不绝炎汉,我等不过尽臣子本分而已。”

  刘备笑道:“此番若不是文臣用智,武将用命,孤如何能还于长安?诸位当得这一拜。”

  众人亦回道:“更是大王呕心沥血之劳,知人善用之明,用人不疑之智,非如此,不能成此功。”

  见众人执意如此,于是刘备又转对诸葛亮道:“昔日军师于隆中,为孤谋划,言说先据有荆、益,成鼎足之势,再北伐中原,汉室可兴。如今皆如军师所言。”

  顿了顿,刘备又接着道:“因此此番孤能还于西都,军师当为首功。”

  堂下众文武也跟着附和道:“军师未出茅庐,已定天下三分,如今又还旧都,汉室指日可兴,真万故人不及也。当为首功。”

  君臣一番话语,唬得诸葛亮连忙道:“此亦汉中王洪福,上天垂怜,故亮之小可之计得以成功,当不得诸位如此。”

  就这样,在双方一番又一番互相吹捧之后,才最终进入正题。

  堂上,刘备面转严肃,对众人说道:“此番关中既定,曹操逃窜,下一步当是如何,各位心中可有计较?”

  话音刚落,堂下法正率先出列道:“古人云,斩草需除根。今日曹操大败,自当步步紧逼,在曹操未缓过气来之前,将其一举歼灭,以成全功。”

  马超、张飞等人好战人士,听了法正的话语,正是求之不得,便纷纷道:“法孝直所言有理,我等附议。”

  又有见我方形势大好,认为大有可为的人,也个个附和赞同。

  “不可!”

  就在大多数人皆持赞同态度的时候,却忽然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众人看去,发声的,乃是糜竺糜子仲。

  糜竺虽然实权不大,但名位还在诸葛亮之上,又是老臣子,没有人会无视他。

  虽然出了糜芳那档子事有些影响,但在刘备阵营中,依旧是有着一定的话语权。

  刘备见糜竺反对,并未不满。

  深知糜竺其人的刘备,知其话出必有因,于是赶忙问道:“子仲反对,可是有何说法?”

  糜竺回道:“启禀大王,此番北伐,粮草几乎告竭,虽然夺取了敌军的许多粮草辎重,但依旧是防守有余,进取不足。若是强行出战,不能速胜,只怕反为敌军所趁。因此我才有所忧虑,出言反对。”

  众人听了糜竺话语,不知道,无以反驳,知道的,也晓得糜竺所说乃是事实。

  因此一时之间,整个大堂之内,顿时个个默然不言,寂静非常。

  即使是关羽听了这番话,也只能表示爱莫能助。

  毕竟他虽然有系统可以置换出兵粮来,但这也只能解燃眉之急而已。

  想要支撑起足够两方势力大战的粮草,就是痴心妄想了。

  因此即使是他,也也无可奈何。

  而同样的,即使是多智近妖的诸葛亮,也同样不能变成粮草来。

  因此诸葛亮也只能对刘备道:“糜子仲所言却是正理,三军无粮,不可轻动,动必有殃。不如暂且休兵,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

  其余众人本无良策,见诸葛亮如此说法,并无异议。

  大局应对商议完毕之后,法正奏道:“关中虽然大体已定,但尚有部分残余曹魏败军流窜,骚扰地方,请汉中王拨兵清剿,稳固关中,方可使百姓安居乐业,关中安心休养。”

  刘备闻言道:“既然如此,此时便由孝直处理,所需兵马在万人以下者,可直接调动,无需经过孤手。”

  直接赋予法正调动兵马的权利,此番信任不可谓不深。

  于是法正道:“谢大王。”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