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鹿死谁手 第二十五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们的帮助,废黜之事才进行的非常顺利,没有任何血腥残杀。但太傅大人和士人们显然不想背负这个罪名。他们想把这个罪名全部落到董卓头上。大人现在实力强悍权势倾天,士人们不敢激怒你,只好把这个罪名留给董卓了。他们激怒董卓的目的就是想让他杀死何太后和弘农王,让本来是一场朝野上下为了稳定大汉社稷的废黜变成董卓一人的废黜,而且还是一场血腥的废黜。

  士人们现在可以置身于洛阳政变之外了,所有的罪孽都是董卓一个人的,士人们的所作所为也都是因为受到了董卓的胁迫。董卓从一个挽救洛阳危乱的功臣变成了危害社稷的乱臣,太傅大人和朝中的大臣们则从危害社稷的乱臣变成了拯救社稷的功臣。他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董卓屈服,要么大家平分权柄相安无事,要么外兵四起攻伐董卓。大汉社稷的安危在董卓和士人们的眼里,已经变成了他们争夺国家权柄的锋利武器。

  董卓虽然以最快的速度抢在太傅袁隗之前掌控了北军,但他随即就把可以独掌权柄的优势尽数丧失了。太傅大人和士人们步步设计,依旧牢牢地控制着洛阳局势。现在,董卓如果想继续倚仗手中的重兵独掌权柄为所欲为,他就要面对天下人的唾弃和随之而来的讨伐,他将变成千古罪人,最后一无所有。所以他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和士人妥协,双方各执权柄,继续维持洛阳稳定的局面。

  董卓当然不愿意白白放弃到手的权柄,他找到了我,希望得到车骑大将军的帮助,以武人治天下。他说他宁愿和车骑大将军平分权柄也不愿意受制于士人。我拒绝了董卓的提议,不是因为他杀了何太后,囚禁了弘农王,犯下了无可挽回的错误,而是因为我们需要洛阳的权势平衡。董卓如果独掌权柄,以他手上的重兵和部分士人的帮助,以后必将成为掣肘和威胁我们的最大敌人,这对北疆来说,太危险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董卓,我们迫切需要洛阳权柄的制衡,需要董卓和士人之间的对抗。

  太傅大人也找到我,希望车骑大将军能为国家社稷着想,能遵从先帝的遗诏,能忠诚于当今天子。我满口应承,答应他暂时驻兵函谷关,屯重兵于风陵和茅津渡口,等洛阳大局已定,我再相机撤出函谷关。太傅大人说,皇甫嵩已经兵临潼关,再加上车骑大将军的河东屯田兵,足够威胁董卓了。

  董卓迫于形势,只好和士人妥协,和太傅大人共掌权柄。董卓不再坚持要求重新调整外放京官,同时,他在周毖、许靖等人的帮助下,开始征辟名士。董卓的手下都是武人,甚至相当一部分还是胡族将领,这些人冲锋陷阵可以,治国就不行了。董卓要想在洛阳立足,要想执掌权柄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