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日蚀苍黄 第十三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西,讨董必须要有一个终极目标,一个实质的,大家都能看得到,切实能感受到的东西。

  董卓到目前为止的所作所为都有天子诏书为凭,都符合大汉律法,即使有违律之处,但也够不上十恶不赦之罪。屠杀士人目前还是流言,而董卓也以宗室叛乱为由迅速诏告天下,暂时掩盖了自己的罪责。讨董大旗举起来之后,如果天子下旨,说各地州郡举兵叛乱,参加讨董的将士都是大汉逆贼,那后果会是什么?会不会在天子既往不咎的浩荡皇恩之下一哄而散?当今天子成了士人们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

  当初废黜少帝拥立当今天子的原因,袁绍和各地州郡的州牧太守心里都很清楚,士人们为了逼迫何太后还政,规避自己的罪责,无奈之下只好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士人们把董卓引进了洛阳,暗示和纵容董卓废黜少帝,默许董卓诛杀了太后和何氏宗亲。士人们为了让这次废黜符合礼法,甚至搬出了春秋大义,尚书令丁宫向天下宣告,“天祸汉室,丧乱弘多。昔祭仲废忽立突,春秋大其权。今大臣量宜为社稷计,诚合天人,请称万岁。”当初废黜的时候,士人们怎么也想不到当今天子会成为自己将来夺取权柄的最大障碍。

  只要当今天子高居皇位,士人们即使赢了董卓,把董卓赶出了洛阳,将来也是同殿之臣。掌权之后的士人们将如何处理手握重兵的董卓?讨董之事将如何自圆其说?难道士人们要和自己讨伐的**佞同殿为臣?那今天还讨董干什么?干脆大家收拾家伙到洛阳和董卓称兄道弟算了,好歹谁都没有成为大汉叛逆遗臭万年的危险。

  袁绍既没有足够的理由激起民愤讨伐董卓,也没有讨伐董卓的终极目标,他无法取信于天下,更无法让那些犹豫不决的人打消顾虑参加讨伐。袁绍和众人一筹莫展。

  这时,刘表来了。

  刘表从京城带来的这份檄文却足够重量,天下人读到之后,恐怕都要睚眦欲裂,义愤填膺,纷纷聚集到讨董大旗之下。袁隗在这份檄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董卓废黜少帝,而讨董的终极目标就是解救弘农王,还社稷于少帝。

  也就是说,董卓现在是大汉国两百多年来除王莽以外最大的祸国**臣,他最大的罪责是倚仗武力废黜少帝。王莽当年直接篡汉自立了,而董卓距离这一步也不远了。董卓不除,大汉将覆。当今天子是董卓所立,是董卓倚其为祸天下的傀儡,所以当今天子理所当然要随着董卓的败亡退下帝位。

  现在,讨董的理由足够了,而讨董的终极目标也有了。董卓败亡后,弘农王刘辩重登帝位。参加讨董大业的士人成了拯救大汉于危亡的功臣,成了振兴大汉的中兴之臣,其显赫功业足可流芳百世。

  这样一来,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