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十三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变,成了救驾的功臣,而自己反而成了叛逆,被袁绍、袁术兄弟趁机围攻,自己可能死得更快。

  不过,侥幸的是,北疆军现在正在攻打河内,牵制了袁绍的兵力,这给了自己挽救局面的机会。

  曹操决定拖。北疆军对河内势在必得,随着时间的延续,冬天很快就要来临,北疆军的攻击会越来越猛烈。

  只要袁绍的主力被拖到了河内战场上,无力顾及袁术,自己的机会就来了。

  就算袁术再建皇统,我也要把他连皮带骨头一把吃了。刘表正好要返回荆州,他主动承担了斡旋之责。

  十月中,河内,修武城。和大将军约定的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要到了,但北疆军至今未能拿下河内全境。

  颜良着急了,督军猛攻修武城。如果能拿下修武城,北疆军的正面就是河内郡的郡治怀城,颜良打算在月底之前攻克怀城。

  这样自己就算被大将军召回了晋阳,面子上也好看些,但他的计策被张辽、司马懿否定了。

  怀城方向屯有重兵,而且怀城高大坚固,城前还有沁水河为阻,如果强行攻击,大军损失必然惨重。

  张辽、司马懿建议颜良分兵攻打怀城北面的山阳城,然后从山阳城方向杀到野王城一带渡过沁水河,切断敌军的粮道,迫使驻守怀城的敌军迅速后撤。

  张辽认为,此战的主要目的不是占据河内郡全境,而是威胁洛阳。如果军队损失过大,即使打到了河阳、温县一带,也无法站住脚,最后还会被袁绍的军队打回来。

  “大将军一再说了,我们的目的是威胁洛阳,牵制袁绍的兵力,让他无力顾及中原。”张辽苦口婆心地劝道,

  “即使大人在下雪之前没能占据河内全境也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把袁绍的军队吸引到河内战场,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大将军不会因为你没能占据河内全境而责罚你。”颜良根本听不进去。

  张辽虽然是虎贲校尉张震的兄长,曾经在雁门关血战,但他毕竟没和颜良在一起待过,也没有什么显赫功勋。

  当初大将军任命张辽为冀州七大营统帅之一时,北疆很多大吏就非常有意见。

  颜良为此还和大将军发生了争执。颜良说,我手下的吴雄追随大将军打了多少仗,立了多少战功,难道他还不如张辽?

  还有樊篱、于氐根、彭烈、雷重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战功显赫?为什么大将军不用?

  大将军解释了很长时间,最后就是一句话,张辽之所以能成为七大营的统帅之一,不是因为他有战功,而是因为朝廷的需要。

  朝廷需要他去担任七大营的统帅之一,没有理由。张辽看到颜良拒绝接受自己的意见,很是不满,据理力争,丝毫没有因为颜良的威名而惧怕他。

  相反这时司马懿却缩着脑袋坐在一边不说话了。他有点害怕颜良。颜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