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 问鼎中原 第七十六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长公主在天子营宴请文武大臣。

  席间,杨奇借着三分酒意,悄悄对大将军说,殿下降尊纡贵,亲自赶到洛阳城下,这份心意大将军应该能明白。

  你我相交十几年,知根知底,有些话我就挑明了说。如今正是大汉走向中兴的关键时刻,大将军该争的争,不该争的就暂时放弃。

  社稷中兴大业的最后是天子,而天子能否承担中兴大业,才是大将军应该真正考虑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如今这种形势下,大将军韬光隐晦,未尝不是一种好办法。李弘笑着点了点头,凑到他耳边问道:“老大人这句话是代表自己说的,还是代表杨家说的?”杨奇微微一笑,

  “大将军举荐了八位大臣为天子师,这其中没有李玮大人,却有我兄长杨彪,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大将军何必明知故问?”李弘用力握了握杨奇的手,颇有深意地问道:“老大人对袁家怎么看?”杨奇似乎对此问题早有考虑,他不假思索地说道:“自古以来,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袁家这一代的家主应该是公台(袁术),如今公台不在了,袁家的家主自然应该是显光(袁耀)这孩子。”

  “关、洛一带的门阀世家也这么认为?”李弘笑着问道,

  “颖、汝一带的高门大族是否有同样的看法?”

  “袁绍已经完了。”杨奇平静地说道,

  “但袁阀的势力依旧十分庞大,如果大军攻克了洛阳,再把袁阀势力整个拉过来,朝廷是否还需要南下平叛就很难说了。”李弘稍稍想了片刻,又问道:“那么在中兴策略的调整上,太傅大人、丞相大人、太尉大人和御史大夫大人是否能保持一致?”

  “这个难度太大。”杨奇笑道,

  “中兴策略事关社稷兴亡,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周全,很难协调一致。不过,大将军现在既能得到郑玄大师的支持,又能得到关、洛士人的支持,在中兴策略上占据主导优势,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李弘心领神会,和杨奇举爵而饮。

  第二天,长公主和天子一起,赶到显阳苑安抚难民,并馈赠了大量粮食和衣物。

  洛阳百姓感激涕零。接着长公主又巡视了各部军营,巡视了辎重营,给了将士们、民夫和工匠们很多犒劳和赏赐。

  第三天,长公主在天子行辕听取了河南、弘农两地官吏的禀报。攻打洛阳的战斗已经停了下来,当务之急是安置难民重建家园,力争在明年春耕的时候,洛阳和弘农两地的百姓能在土地上播下种子,能够自给自足,减少朝廷沉重的赈济负担。

  第四天,长公主在行辕召见大将军。两年多没见面,长公主更加成熟更加漂亮,而大将军的头上竟然长出了很多白发,脸上也更显沧桑。

  长公主望着大将军头上的白发,心里蓦然酸楚,眼圈马上红了,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