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故乡来人2_古代逃荒种田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两银子已经很多了,足够买几百斤粮食了,他们只是手中略有余钱,又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红楼梦》里刘姥姥上门打秋风,凤姐也只不过支了二十两银子。

  李大成捻着胡子,“我看可以。”

  刘大舅说道:“二十两会不会太少了?”驿站的钱分到手里可足有一千多两。

  李大成掰碎给他细说,“大哥,即使我们手中有钱,但是逃荒路剩下还有好长一段时间,一路上衣食住行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到了南方定居还要再花一笔钱,更别提以后大庆小庆还要读书,这样算下来,每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用在刀刃上。”

  刘大舅自然知道读书是多大一笔花销,他们家以前虽然有点钱,但是和读书的还是不能比,远的不说,近的李家就有现成的例子。

  伯山不过是妹夫在家教了几年,就能谋到县里酒楼的差事,这可比他们杀猪赚钱要容易得多。

  他叹口气,“这样吧,你们家给二十两银子,我们也给二十两。凑足四十两银子给他们,也是我们的一份心意。”

  李伯山领着下河镇的人走到院子门口。

  院子靠近城中,去哪里都比较方便,出门走不了几步就是城中最繁华的一条大街。

  下河镇的人一路跟着李伯山,穿过商铺林立的大街,拐个弯就到了门口。

  “伯山,这就是你么们租的地方吗?要花不少钱吧?”

  李伯山随口说道:“不贵,租一个月才五百文钱,比以前要便宜一大半,而且我们家和舅舅家一起租的,两家人一起住比客栈划算不少。”

  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妪说道:“哎呦喂,五百文钱还不贵,你们家还是有钱。”

  人群里其他人附和道:“可不是嘛,咱们镇上就属你们家走的最早,地卖的也贵,想必这一路都是吃香的喝辣的,哪像我们过的这么惨。”

  李伯山皱眉,眼神有些冷,“我们家卖地时,地已经便宜一大截了,没有你们说的这么多钱。”

  刘三叔公见势不对,呵斥道,“都堵在门口做什么?还不快进去,一个个这么能说,肚子不饿了?”

  人群里另外一些也忙打圆场。

  “可不嘛,咱们还是快进去吧。”

  “就是就是,有个地方待着就不错了。”

  李伯山进门,喊道:“爹,我带人回来了。”

  刘家人和李家人出来相迎,看到一个镇上的人只剩下这么点,都伤心不已。

  下河镇上的人也是两眼泪汪汪,没想到才过去这么久,居然生出了物是人非之感。

  李大成不忍打扰众人叙旧,于是吩咐李伯山和刘峰再去粮店买些粮食,最好买熟食,一下子这么多人,做饭也来不及了。

  李伯山趁机将门口发生的事告诉了他。

  李大成叹口气,“乡里乡亲的,大家都不容易,说几句酸话也正常,你别放在心上。”

  转头他就去找了刘大舅和刘二舅,告诉了他们门口的事,刘大舅和刘二舅都沉默了。

  李大成说:“升米恩斗米仇,给太多他们只会以为咱们手里有不少钱,指不定对咱们还会生出怨恨。我看不如减半,一家给十两银子。”

  刘大舅低头不作声,到最后才说,“这钱要交给三叔公保管。”

  李大成对此没有异议,刘三叔公本是三老之一,在镇上德高望重,这钱交给他才能确保花到实处。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