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2章 有几人能比?_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结果最终因为楚王病逝之后,吴起变法损害了太多楚国贵族的利益,被联手杀害。

  吴起的军功和能力,绝对配得上入武庙的资格,可问题就是他的人品缺陷太大,就连李信都看不上他,更别说那些尤其信奉忠孝之说的儒家之人了。

  “冠军侯,既然是要建立武庙,那自然要选择最合适的人入选,吴起此等不忠不孝之人,岂能配得上后人的供奉瞻仰?”

  果然,很快有不少儒家之臣提出了反对吴起进入武庙的意见。

  其实关于到底是否将吴起选择进去,赵彻一开始也是有些犹豫的。

  吴起此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对于功名成就太过痴迷,性格也太过狠辣无情,才落下个不忠不孝的名声。

  但是吴起除了没有为杀妻求将和不奔丧这两件事外,其他方面又妥妥的做到了机制。

  战国时期若是将所有的武将分一个档次,那么孙武、吴起、孙膑以及白起这四个人,显然是排在第一档次的,因为他们的一生,都是从无败绩的存在。

  而兵圣孙武,孙子兵法的创立者,一手将春秋时期硬生生带到战国时代的人就不说了,论地位他肯定是第一。

  但要说是战功,吴起所做出的成就却完全足以碾压其余三人。

  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来看,这四人并不好分一个高下,但通过他们各自最巅峰的战役来比对的话。

  吴起率领着五万大军,将当时已经经历了商鞅变法之后,号称虎狼之师的大秦五十万大军打的节节败退,这个难度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其次,吴起爱兵如子,与自己的士兵同吃同睡,甚至亲自为他们吸出伤口里的流脓。

  最后就是吴起在楚国所做的变法改革,极大程度上打击了那些旧贵族的势力,真正让底层的黔首和士兵们得到了好处。

  所以,评价吴起并不能站在一个对立者的角度来看,而是要从最底层的的角度来客观评价。

  从这份政治功劳上来看,吴起是完全有资格入选武庙的。

  没等赵彻开口解释,李斯便再次叉着腰站了出来。

  “陇西候此言可就有失偏颇了,吴起纵然有缺点,但他一生成就纵观整个战国,又有几人能比?”

  “以儒家信条角度上来看,吴起纵然是有不孝之实,难道就因为这一点,就可以否认吴起所做的一切,他在楚国的变法改革又为多少人带来了好处?这点你们怎么不提?”

  “吴起被尊位兵家亚圣,所打造出的魏武卒更是名动天下,有过万不可敌之称,更是亲率五万大军,击退了大秦的五十万军队,莫非这等战功都被你吃了?”

  ……

  吴起除了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改革家之外,其实还是法家的先驱人物,李斯作为法家的代表,自然是对吴起十分推崇的,因此为他说话倒也合理。

  可是,李斯的话说完之后,上面的秦始皇的脸色却是明显的黑了下来。

  没办法啊,吴起完全是踩着大秦成名的,大秦自商鞅变法之后,恐怕就是那次输的最惨了。

  李斯还拿这件事出来说,这不是戳了大秦的老底嘛?

  不过,嬴政脸黑归脸黑,去并未因此而发怒,毕竟那会儿的大秦也才刚刚崛起,而且当时的秦王又不是嬴政,管他屁事。

  李信则是更不敢把吴起和大秦之间的仇恨放到明面上来说了,而且吴起的成就是实打实的。

  整个大秦,能和吴起相提并论的也就只有一个武安君白起了,王翦和蒙恬二人或许也能与之相比,但这其中,绝对不包括他李信。

  “巧言诡辩,你就是说再多,也改变不了吴起不孝杀妻之罪,这等人若是能入得武庙,我李信第一个不同意。”

  李信嘴皮子上输了,干脆耍起了无赖,反正就是不答应。

  “你不答应?”

  李斯嗤笑一声。

  “弱弱的问一句,您配吗?吴起一生征战未尝败绩,这等功勋不能入武庙,那何人可入得?莫不是伐楚之战率二十万大军被打的狼狈逃窜的你可入?”

  “老匹夫,你说谁呢?”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