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6章 格局小了!_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之后,赵彻直奔自己的宅子而去,结果刚到门口,就看见了一个黑瘦青年从门外走了出来。

  “彻哥儿?”

  那黑瘦青年看到赵彻,顿时愣了一下,随即怪叫一声便朝着赵彻扑了过来。

  “小牛?”

  赵彻认出了青年,正是阔别了五年之久的小牛。

  这五年的时间里,赵彻几乎没有回来过泾阳,而小牛则是要忙碌着学业,所以两人也根本没有见面的机会,如今见到小牛,赵彻心中也是很开心的。

  “彻哥儿,我现在可不叫小牛了,先生给我取了个大名,我叫赵安邦!”

  “兴国安邦?好名字!”

  赵彻摸了的名字。

  此前因为在建立私塾的时候,赵彻就发现了现在的大秦由于姓氏不全,再加上黔首大多没有文化,导致性命混乱的问题。

  为了防止日后大秦朝堂上的大臣都是什么二牛大狗之类的名字,赵彻果断拿出了一本百家姓,然后让嬴政替这些黔首们赐姓。

  而泾水作为赵彻从小长大的地方,这个庄子上几乎都是帮助过赵彻的叔叔伯伯,所以嬴政特赐他们为赵姓。

  原来的无名小庄子,现在也有了名字,名为圣贤庄。

  天下人都知道,大秦的冠军侯,圣人乃是从小在圣贤庄长大的,因此对于这里自然是十分向往。

  儒家本来还有个小圣贤庄的,但是自从赵彻被封为大秦圣人之后,孔鲋便做主将小圣贤庄改名为儒庄。

  说起来孔鲋这位孔圣后裔,大秦的儒家大贤,同时也是推动大秦九年义务教育和教材编篡,甚至是赵彻封圣的最大功臣,终究还是没能扛得住岁月的侵蚀,于去年冬日病逝。

  孔鲋去世的时候,赵彻罕见的放下了自己手上的所有工作,专门前去为其吊唁,他对这位儒门圣贤心中只有崇敬。

  孔鲋不愧是孔圣后裔,他的成就虽然可能比不上赵彻,距离圣人更是遥不可及,但他却可称之为赵彻的一位引路之师。

  毫不夸张的说,若是没有孔鲋,就没有大秦圣人赵彻。

  好在,孔鲋在离开之前,也算是看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场景,先人孔圣的理想,时隔数百年,终于被一位同样有着圣人之姿的年轻人实现了。

  儒家的思想将会永远流传下去,孔圣有教无类,天下人人皆有书读,皆可识字的梦想,孔鲋也在其中出了一把力,能完成这一点,孔鲋已经死而无憾了。

  孔鲋去世之后,在赵彻的建议下,大秦又修建了一座文庙,就位于武庙旁边,至圣先师孔子,亚圣孟子,儒家七十二贤都位列其中,赵彻更是被立在了与孔圣齐平的位置上。

  而孔鲋作为孔圣后人,大秦九年义务教育的先驱者,自然也被列入了文庙中加以供奉。

  孔鲋的离开对于赵彻的打击还是蛮大的,虽然早就知道生离死别无可避免,但这一切真的发生的时候,难免让人不免唏嘘。

  这也是为什么嬴政要让赵彻成家,赵彻却死活不愿意的原因,因为他不想未来再经历更加沉痛的生离死别。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