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8章 开拓者_大秦:开局策反秦始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义务教育结束之后高等人才的缺失,而赵彻心忧社稷,根本没有时间去教导出一批合适的人才来。

  而诸子百家之中又互相你争我斗,没有多少人是真心想要将九年义务教育搞好的。

  于是,为了帮助赵彻,孔鲋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间里,透支了一切潜力,不断的学习研究这些最新的知识,然后将其编篡成教材。

  并且,在编篡教材的过程中,孔鲋还挑选出了一批十分优秀的人才,这些人都是真正将教书育人作为崇高信念的师者。

  孔鲋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对他们倾囊相授,并且让他们也在和自己共同学习这些最新的知识。

  而这些人,就是孔鲋留给赵彻的最后一份礼物。

  这位孔圣后人,儒家大贤,赵彻封圣之路的开拓者,最终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了赵彻的理想,为了孔圣的理想,付出了自己最后的余光。

  “滴答!”

  一滴清泪从赵彻的脸上划过,打湿了手中的信纸。

  手上这一张薄薄的纸张,此刻在赵彻的手中却显得格外沉重。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后世那么多人无数次的唾弃蔑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依旧能够长盛不衰,存在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与血液当中。

  因为在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无数像孔鲋这样的先贤,他们会付出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来不断的践行着先祖的意志,为所有人点燃并传承这份沉重的薪火。

  儒,不仅仅是一个字,他更代表的是一种思想,一种信念,一种只存在于炎黄子孙血脉中的浪漫。

  没有深刻体会过儒学内涵的人,永远不会懂得这份浪漫。

  信纸的后面,是一封名单,上面记载的正是孔鲋教导出来的那一批优秀人才,并且按照他们的能力和综合评价给出了一个排名。

  人数不多,仅仅只有数十人,但对于孔鲋来说,这数十人却是他所有的心血了。

  在孔鲋留给赵彻的信上的最后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余老矣,恐生不久,唯恨未能早识,我之至志,传先祖之道也,公子代我卒其道,深感涕零,不能报公子之恩,于是余乃教弟子七十二人交于公子,公子若睹其书也,余恐卒己矣,请公子勿悲叹也,余虽死,志永存,望公子能遂其道,余之死何足为也。”

  “夫子宁死也要存志,当为天下读书人之表率!”

  赵彻收起了悲伤的神色,正如孔鲋信中所说,他即便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值得哀叹的,只要能将教育的理念发扬光大,实现孔圣和赵彻共同的理想,那么付出什么都是值得的。

  “小牛,你应该认识你的这七十二位师兄吧,去帮我把他们请来!”

  三日后,冠军侯府。

  小牛经过多方寻找,总算是将孔鲋教导出来的七十二名亲传弟子都给找了过来。

  “我等,见过赵圣!”

  对于这些学子来说,他们更加在乎的是赵彻的圣人身份,而孔鲋在离开之前也对他们交代过,日后要协助赵彻来完成教化天下的目标。

  而且他们对于赵彻这位年纪轻轻就被称为圣人的存在,更是崇敬不已,将其当做自身偶像来对待。

  因此,在接到小牛寻找他们的消息之后,这些人便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诸位请坐,我也曾在孔夫子身边学习过一段时间,诸位与我师兄弟相称便是。”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