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红十五军_抗战之军工元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口号,使得duli师重视火力的传统变得更加根深蒂固,但其中也暗含隐忧。除了影响全师的机动xing之外,由于兵工厂一直在随军行动,又缺乏一些必要的设备,目前还无法生产75mm山野炮所用的合格炮弹,虽然在寻邬县缴获甚多,但却是用一颗少一颗。加之炮火猛烈就意味着缴获减少,若非**第四师丢弃了不少弹药,duli师这次战役在弹药、尤其是炮弹方面绝对是亏大了,武器被炸坏了兵工厂或许还可以修,但弹药一炸掉就什么都没了。李卫华现在总算是有些体会到红军的痛苦了,歼敌再多,若缴获的武器弹药比消耗的还多,那这一战就和打输了没什么两样。此后duli师在提倡发扬火力的同时,也开始强调起节约弹药的重要xing,毕竟即使以后兵工厂什么都能造了,那也都是钱啊,中国还很穷,各方面都需要钱,duli师根本没有奢侈浪费的资本......

  duli师再次歼灭和击溃中央军三个师(连打汤恩伯之前的宁化战役在内),对于老蒋是个极大的打击,而顾祝同过于谨慎、迟迟没有南下令他愈发不满,他终于下了决心,让刘峙接替顾祝同的职务,并总揽两省剿匪重任,同时命令陈诚的十八军离开赣西南,也参与围剿duli师,而在福建方面,老蒋在重压之下终于不再任人唯亲,让更具将才的卫立煌取代了蒋鼎文的位置,这样一来他就认为万无一失了,三个方向都有精兵强将,赤匪再厉害也插翅难逃......

  老蒋做着白日梦的时候,长征中的党中央也得知了duli师再次大捷的喜讯,加之四渡赤水的胜利令**在红军和党内的威望空前高涨,他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对于duli师的功绩给予应得的嘉奖。不过,**想将duli师一举升格为军团的动议还是没能通过,李卫华太年轻是一方面(但因为他多报了十岁,这个问题其实不值一驳,**当军团长的时候比李卫华自述的年龄还小几岁呢。),战绩没有得到完全确认则是另一方面......

  **对此也很无奈,只得少数服从多数,暂时只将duli师升格为红十五军,但他的让步也是有条件的,在职务升迁上再次压了李卫华一次后,中革军委终于还是集体通过了**将江西苏区(包括游击区)一分为二的提议,即以赣江为界,原来总管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项英以后则只负责赣江以西的游击区、而李卫华的红十五军及其光复的各个苏区县则直接向中革军委负责,那些并入duli师的红军游击队组织关系以后也跟着红十五军走。**在此事上展现出了他高明的政治手腕,兵不血刃地削去了国际派的项英一半以上的权柄,对此中央大佬们纵然心知肚明也没哪个提出异议,毕竟项英党内地位再高、现在他能够指挥得动的不过就是一支与中央失去联系的游击队,甚至他自己是否还活着都无法确知,其价值又怎么能与兵强马壮(由于瑞金的光复,即使是那些国际派也不敢完全否认红十五军的实力,但李卫华的战报太吓人了,就连**也有些将信将疑。)而又能与中央保持联系的红十五军相比呢?

  注1:虽然在李卫华的要求下,duli师所有官兵都或多或少地学了点日语,但大部分都只要求会说“举起手来”、“缴枪不杀”等区区十几句话而已,只有侦察兵与特种兵需要精益求精,毕竟学习外语也是很费时间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技工学校的学员们对于外语却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日语、英语和俄语至少要精通一样(如果技艺出色,不会外语也可以,但会影响升职,毕竟这时中国的专业xing翻译还很少,技术资料基本都是外文的,看不懂的话很吃亏。),后来又增加了德语课程,当然,如果能够同时精通几门外语,那就更好了......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