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拔萝卜是个技术活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是保管不妥当,短短个一年半载也不至于有这么夸张的损耗。若要说粮食,倒还说得过去!”

  朱雄英黑嘿的一声冷笑,随手便把刚刚翻到的一本关于税粮的账本扔了过去:“你倒是看看这个,这是各个州县交上来的今年税粮,这个损耗概率,你看正常不!?”

  点了点头又接过这本税粮上交的账本,夏原吉有些疑惑的又看了看慢里斯条喝茶的朱雄英,不由得哑然失笑:“殿下这就有些苛刻了,这个损耗,慢说是在户部,就算是在地方上也是做的比较好的了,许多地方的道路极为坎坷,凹坑不平,一到了雨天,更是泥泞难行,粮食运输过程当中有些许损耗也实属正常!”

  嘿嘿冷笑的放下手中茶盏,朱雄英有些自嘲摇了摇头笑道:“话是这个话,理也是这个理,不过你相信那税粮的最后结余总数吗?!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本王是不信!据上面的账本记载,刨去两路大军所用的军粮开支,国库如今所节余的税粮总数,竟然还有接近七百万石,这还真是国库丰盛呢!”

  轻轻搓了搓了眼睛,夏原吉有些不敢相信的,又再次确认看了看账本。

  可上面的数字明明没有错呀。

  白纸黑字的写着国库结余六百九十五万石。

  可眼下的吴王朱雄英这般说道,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啊?

  莫非这账本所写有假?!

  有些疑惑的抬头看了看吴王朱雄英,夏原吉缓缓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朝着他弯腰行礼道:“微臣愚笨,敢请殿下为微臣解惑!”

  轻轻摇了摇脑袋笑了笑,朱雄英满脸的不屑,有些随意的晃了一会儿手中那账本,毫不犹豫的又丢回了夏元吉面前:“你也不想想七百万石粮食是个什么概念,如今的京城的国库,哪有那么大的地方存放这么多粮食!?两路大军之前说要拨钱粮发放军饷的时候,户部可是一个劲的叫穷!可为何在他们的账本上竟然有这么多粮食!?

  这难道让人不有些觉得奇怪吗?之前湖广常德府水灾,赈灾的钱粮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陆陆续续发放,据本王所知,发放的也并不足额!这就说明国库里应该没有那么多充足的粮食!这个账本分明就是一个应付差事的敷衍工作!”

  假账本?!

  话讲的这么明白,夏原吉便开始有些恍然大悟点了点头,这也就是为何户部发放钱粮的时候那般捉襟见肘而且又拖拖拉拉。

  如果这账本数目,有些作假那就一切解释的通了啊。

  可这个区区的一个户部侍郎郭桓究竟哪来的胆子,竟敢把这么一个假账本门明目张胆的递到了吴王殿下跟前!?

  莫非是这官当的有些腻歪了!?

  忘记了锦衣卫那高人一等的剥皮技术了!?

  静静的坐在太师椅上,朱雄英眯上了眼睛,有些吃力的回想起那历史上的一桩桩,一件件。

  忽然一个念头划过脑海,犹如一片晴天霹雳一般,袭满心头。

  难道这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郭桓案?

  早不来晚不来,究竟还是在自己的手上等着爆雷了。

  这……

  郭桓你个坑货!

  可现在摆在朱雄英的面前,一个大问题便是。

  如今的这个实际上的户部最高长官侍郎郭桓,终究已经成了一个烂萝卜。

  更要命的,说不定只要自己一个不小心处理不当,这也会成为大明开国以来,堪称官场地震的一桩窝案。

  毕竟按照历史记载,这钱粮贪腐案,前前后后从中央到地方,可是牵连了上万人。

  一旦打算严查,那绝对是人头滚滚。

  可怎么成功的将这颗烂萝卜拔出来,而不带出周边的泥巴。

  这就成了一个要命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

  毕竟……拔萝卜哪有不带出泥的!?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