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0章 劫后余生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应的给予赈济!但像这种普通的失火,官府和朝廷一般都不会太过在意,每年举国上下,都会有那么零零星星的几起小规模的失火事件。

  若都要朝廷给予赈灾救济,显然也不太切合实际,所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国家在设立打更人的时候,便强制性要求这些打更的更夫,每到一个时辰便要打一次更,并声音洪亮的唱一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目的就是为了提醒各地的百姓,以免发生群体失火事件!

  毕竟总体来说,失火的这种事情,一般来讲也只能以预防为主!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哦的一声,点了点头。

  朱雄英眼神瞬间便有些黯淡起来,满是同情的看了看那些枯坐在地上,满脸绝望表情的那些中老年人。

  谷埀/span痛失家园的心情,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可远远的也能够看着感同身受。

  也是一群可怜人。

  不过这个情况在京城倒是已经得到了妥善的推行和改善。

  前一阵子在京城特地设置和推行的水龙队,便能够对发生火灾的时候进行适当的补救。

  平日里也能够走街串巷的对当地百姓进行防火防盗的一些培训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并通过刷墙,以及发传单的方式,进行适当宣传。

  不过太子朱标说的也没错,自古以来这种事情还真的只能做预防工作!

  毕竟古时候的这种木房子,一大片连着一大片,一旦着火,往往扑救已经有些为之已晚。

  古时候的木房子,其实弊端也挺多。

  虽然说是榫卯结构建筑的巅峰。

  但是不防虫蚁老鼠等物,防潮性能也并不理想,一旦年久失修,也很容易有垮塌的现象。

  而更为致命的,也是木质结构的最大隐患,一旦着火,便很有可能整体遭殃。

  尤其是古代木质建筑,通常都是一片连着一片,一时火把整座城给烧没了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这样的房屋,却在古代的中国封建社会流行了上千年,毕竟木质结构房屋建筑,取材方便,易于搭建,抗震性好,可塑形性也非常的可观。

  千年以来精美的雕梁画栋可不是说说而已。

  ……

  有些同情的看了看那村镇里头坐着的表情麻木百姓,朱雄英心里头一时间满不是滋味,但朝廷有朝廷的规矩,更何况太子朱标也没说什么!只好跟着大部队任由马车向前走着。

  但终究有些难以挨过心里头的煎熬,朱雄英从兜里掏出了几锭银子,交给身边的锦衣卫侍卫南宫庆,让他前去换一些铜钱,分发给那些失火的百姓。

  锦衣卫南宫庆立即欣然领命,自家王爷吴王殿下还是颇有慈悲之心的,这让他心里头如何不喜欢!?

  虽说平日里嘴上不言不语,但跟了吴王殿下这么长时间以来,对他的固有印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这是个肯干事,也敢干事的实干派皇孙,也正是他一直梦寐以求所期望的的明主,能跟随在这样的明主身边伺候,何尝不是自己的莫大荣幸!?

  更何况朱雄英现在这个年纪,不论是性格还是心态,手段权术以学识,都处在可塑造性极强的阶段。

  南宫庆的办事效率很高,带了几个帮手,一人双马的,很快便从附近的街道里换来一些铜钱。

  对这些遭了火的倒霉百姓,便声称是太子和皇孙吴王殿下的仁德。

  一时间那些百姓呼啦啦的跪在地上,纷纷感激涕零的,对着太子朱标和吴王朱雄英磕头拜谢不已。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