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2章 张辅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封张辅为信安伯,后来又封为新城侯。朱棣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想让张辅这么年轻就吃父亲的“老本”,他希望张辅再立新功。张辅也深谙朱棣之意,他积极勤勉,丘福、朱能等老将看在眼里,都非常欣慰,时常向朱棣推荐张辅。张辅人生中第一次大放异彩,发生在安南之战。

  早在靖难之役发生之初,既建文元年,安南(越南一带)陈氏外戚黎季犛发动政变,夺取陈氏政权,并在朱棣称帝后的永乐二年,向朱棣请封其为安南国国君,谎称陈氏王朝已经灭亡,自己作为外甥被群臣推举出来做了国君,请皇帝成全。朱棣一时不察,被其蒙骗,封其为安南国君。

  没多久,陈氏王朝的后人陈天平便偷偷觐见了朱棣,把黎季犛弑君杀主之事悉数告知,请求天朝派出军队,助其诛杀黎氏,平复叛乱,夺回政权。

  这时,朱棣才知道自己被黎氏所骗,勃然大怒。再加上朱棣早有吞并安南之心,于是将计就计,遣都督黄中与副将薛岩,领5000大军南下“和谈”,其实是助陈氏平乱。

  不得不说,朱棣当时有点小瞧安南,明朝的5000大军到了安南丛林之中,犹如羊入虎口。因为安南的黎氏早已经得到了陈天平觐见朱棣的消息,料定朱棣派大军来讲和谈判是假,伺机助陈天平诛杀黎氏是真。他们不甘为人鱼肉,于是在大军进安南途中率先发难,率兵伏击明军。致使五千明军大败,陈天平与薛岩死于乱军之中。

  消息传回,举朝震惊,朱棣发天子之怒,遣朱能为征夷将军,《明史》说朱能率兵“八十万”,打算马踏安南。虽然这个数字有点夸张,但朱棣踏平安南的决心可见一斑。

  朱能是“靖难四公爵”之一,他和张辅之父张玉平辈,是朱棣极其看重之人。朱棣曾评价朱能:

  辅吾成大业者,(朱)能也!(出自《明史·朱能传》)

  可见朱能并非徒有虚名,他是在靖难之役中真刀真枪里杀出来的。朱能挂帅,他向朱棣推荐世侄张辅为副帅。虽然张辅没有独立领兵的经验,但考虑到有朱能坐镇,让张辅去锻炼一番也好,于是朱棣便同意了。就这样,张辅随着朱能南征安南。

  这次南征,原本朱能才是主帅,远远没轮到张辅大放异彩。可一进入南越烟瘴之地没多久,朱能便染病,最终病逝于军中。朱棣听闻后,在痛惜朱能的同时,也左右为难。若是撤军,那岂不是被安南瞧不起?若是继续征讨,“八十万”大军则没有可托之人。无奈之下,朱棣只能让张辅暂时挂帅,把副帅转正。

  张辅挂帅后,计谋与战术兼用,一路杀得黎氏叛贼望风而逃,黎季犛被赶到海上,远远望明军而不敢靠岸。

  于是安南之乱平,这是自唐朝灭亡后,汉人政权在四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