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一条鞭法_朱元璋:大孙,求你登基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用。其他杂税土贡等也与税粮合为一条,计亩征银,由官府折办。这就是一条鞭法。

  力役从按户丁签派,改为赋役合一,一律按亩征收银两,户丁只要出钱就可以免除力役。这无异于从实际上取消了力役,从而削弱了人身依附的关系,开始有了一定限度的人身自由,有利于商人、农民、雇工的谋生活动。由于银两可以用来代替实物,缴纳赋税,这就改变了征收实物税的旧制,扩大了银两的流通范围。这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刺激的作用。

  通将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矣。”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简化了赋役制度,将征收种类由繁杂转向简单。同时,在一条鞭法实行的过程当中,把一切苛捐杂税归并成一种,简化了征收的手续,减少了官吏从中舞弊的机会,改变了某些赋役不均的弊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就拿踢斛淋尖来说,如果按照一条鞭法的施行,以后光伏只征收银两铜钱,那么就基本可以杜绝踢斛淋尖这种官府恶习的存在。

  ……

  朱元璋几乎一字一句逐个看过去,越看到后头,越是心惊!

  简直不敢相信这么一份老成谋国的奏折竟然是自己还不到九岁的大孙所写的。

  当即让殿中文武百官相互传阅。

  从太子到六部尚书,再到参加殿试的诸多学子。

  ……

  一时间,整个朝堂。交头接耳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就连刚刚那有些小小得意的夏原吉,也不由的目瞪口呆。

  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呀。

  不曾想面前这个九岁不到的长孙殿下朱雄英。

  竟然有如此大智慧和勇气。

  借着这个殿试的机会,破天荒的说出这么一个重量级的官场恶习…

  虽然说会得罪满天下的许多官员,但在老皇帝朱元璋面前也同时捞够了本!

  可以说是大大的,在文武群臣和皇帝面前出了一次脸。

  小小年纪,心计…竟然恐怖如此。

  殿中的许多文物百官也不由得暗自赞叹不已,好一个英明果敢的长孙殿下。

  不过事情总是两面性的,将来将来这个长孙殿下若是登基啦。

  只怕这个国家的官员,和洪武朝一般,不会有什么好日子过了。

  本以为有个太子,朱标是个仁厚的君主。

  不曾想,这一上一下,朱元璋和朱雄英祖孙俩都不是好相与的。

  一时间,愁容迅速的笼罩了文武百官头顶上,就连那恭贺声也显得稀稀落落。

  “臣等恭喜陛下,有贤孙如此。”

  “臣等恭喜陛下,有贤孙如此。”

  却见朱元璋呵呵呵的,大声放笑。

  下一秒却直接了当的把那本奏折扔在了户部尚书郁新的跟前。

  “户部尚书郁新听旨,给你三天时间,务必给咱列出个章程出来,这一条鞭法如何施行,咱要尽快看到结果和行动,若是这么好的一条国策,坏在了你手上,咱唯你是问。”

  啊,的一声惊呼。

  户部尚书郁新整个人呆如木鸡。

  不曾想,这份劳什子的烫手山芋,人人避之不及的鬼差事,究竟还是落在了自己手中。

  顿时不由得整个人露出了一张苦瓜脸。

  满殿文武群臣包括太子朱标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群臣想的是这件事究竟由谁来推行?,终究不会落在自己身上。

  朱标心里也是一口气松了下来,这个奏折虽然是自己儿子朱雄英上的,但只要执行者不是他,就不会闹得满天怨言,毕竟这种拉仇恨的事。那可是人见人厌鬼见鬼嫌。

  ……

  一条鞭法执行者总算是有着落了。

  但殿试的结果也随之被朱元璋痛快地宣布了出来。

  本科新科状元,为夏原吉,带他游街夸官以后,便赐东宫太子侍读一职,一时间羡煞旁人。

  新科榜眼,解缙。

  这个倒也不算出人意料之外。

  但接下来本科的新科探花人选却让准备离开的朱雄英吓了一跳。

  却见那锦衣卫堂上官高声呼喊道:

  “本科新科探花,黄子澄…”

  朱雄英心里不由咯噔一响。

  怎么会是那个黄橙子?怎么会是他?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