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八十章 观音山_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中国,因为没有成型的艺术院线,所以拍艺术片,如果不想成为纯粹的艺术殉道者,就只能一方面苦大仇深地去国外电影节走红毯,一方面打扮得花枝招展地迎合内地电影观众,然后经历鲜花与烂番茄的冰火两重天,前世的《观音山》也不能免俗。

  范兵兵藉此片在东京电影节封后,她在片中舌.吻同.性的情节,也成为影片最大的炒作点,以至于看电影之前,很多观众都还以为,这是一部女版的《蓝宇》。

  这如同让一个良家少妇要打扮成风尘女,去色.诱观众一样,宋铮觉得这是挺悲哀的一件事。

  平心而论,《观音山》真的是一部走心的电影,而且走得很沉重,这种沉重跟《唐山大地震》那样的泪弹不一样,它始终不给观众宣泄情感的机会,沉重得令人绝望。

  影片中的人物一直在失去,失去尊严,失去工作,失去亲人,失去偶像,地震废墟上破败庙宇中观音像的再塑金身,隐喻着一个民族的信仰重建,常月琴被丧子之痛啮噬的心与三个年轻人残酷青春的走近,流淌着世俗的温暖和包容,但所有的这一切,都不能阻止死亡之吻的诱惑。

  这如同现实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如果人生沦落于寒冷的冬夜,靠火柴取暖是一件很令人绝望的事情,因为一个人所经历的不过是周而复始的希望破灭而已。

  影片最后,常月琴说:“孤独是暂时的,在一起是永恒的。”

  而这是永恒是只有在天堂才能实现的。

  南风、丁波、肥龙三人满脸迷惘地仰躺在火车上,火车穿过隧道,阳光下的景象因曝光过度而显得失真,随即火车又进入下一个隧道,黑暗中,身后的光明逐渐远去缩小为一个飘忽的圆点,而在火车即将走出黑暗去拥抱光明之际,影片戛然而止。

  这个无路可逃的结局,往小了说是垮掉的一代迷惘青春的缩影,往大了说是一个丧失了信仰的民族在黑暗中踽踽前行的悲剧宿命。

  在火柴与天堂之间,所能期待的,只能是浴火重生的凤凰涅槃,影片这种对现实的关照方式让人震惊,也感佩于创作者的勇气。

  宋铮前世看完《观音山》之后,心里泛起了和之前看《红颜》,《苹果》时一样的情绪:那是一种复杂的、莫名的、带着一点难受、一点憋屈、一点不想说话,只想静下来慢慢回味的感觉。

  那种感觉叫做迷失。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整部电影,那就是一一三个高考落榜的打工仔和房东老太太之间的那点儿事。

  这部电影在叙事上没有太强势的剧情,这是《观音山》和《红颜》,《苹果》最大的区别,后两者都是有点“知音”体的奇情社会新闻稿,而《观音山》的故事,非常的生活,非常的真实,当中的那些角色,都是真实存在的普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