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六章 收复河套(一)_大明天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宣传这次的河套债券,而且这次的河套债券上不封顶,只要有人买,朕就敢卖。如果到时河套没有那么多地,那就往北,总能找到适合耕种的土地。”

  现在内地的田地价格大约是好些的水浇地是十到十二元一亩,而河套地只要四元一亩,重点是不限制你购买的数量,这就让很多人动心了。报纸上一宣传后,便有人开始准备金钱,而有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到处借钱甚至到银行贷款,准备用来购买债券。

  朱由校的这一个河套不限制田亩数量的政策,让国内一直杯葛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大家族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增加田产的方法。在读者来信中,有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政策是皇帝陛下英明的最直接表现,而且希望以后的新开土地都采用这样的办法。

  朱由校这才知道,并不是大明人的尚武精神没有了,而是因为他们反对没有经济利益的战争。不管是吕宋还是新州,对他们来说吸引力都不大。但河套之地就截然不同了,一来河套之地原本就开垦过,是适合于农耕的地方,二者此地离京城不远,不象吕宋或者新州要经过大海航行才能到。所以这次复套之战,是罕见的得到全国各阶层的人都支持的行动。

  这个发现让朱由校很是高兴,他知道大明人并不是不喜欢打仗,而是因为没有驱动他们去打仗的动力。这个不是问题,自己的高中地理学得比较好,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矿产丰富,特别是金矿,有两百多座。只要在那里勘探出了金矿,那大明人绝对会强烈支持朝廷打开一条通向小海的通道,好让他们去采集金子。

  孙承宗接到朝廷圣旨后,便派了使者再一次面见林丹汗,请求他以蒙古共主的身分,让鄂尔多斯部落将河套地区还给大明,林丹汗不出意外地以自己无法强迫一个部落迁移为由,拒绝了大明的提议。

  孙承宗同时也派了使者前往鄂尔多斯部,提出了请鄂尔多斯部移出河套地区的农耕区,只保留其放牧区的要求。鄂尔多斯万户孛儿只斤·额磷臣大笑道:“你们孙阁老是在讲笑话吗?互市可以,想要我鄂尔多斯的属地,可真是痴心妄想。你说了一个笑话,我今天心情好不杀你,你带话给孙承宗,如果因此而不互市,我会带着健儿们过长城来取的。”

  孙阁老听了使者的汇报后,又命人将孛儿只斤·额磷臣的话传递给林丹汗和蒙古各部。林丹汗依旧是用他的推托大法,想要两不得罪。而蒙古各部除了科尔沁部来了一封密信表示愿意襄助以外,其它各部根本没有人表达意见。

  孙承宗写了一封奏折,将林丹汗和孛儿只斤·额磷臣的回复都详细地讲述了一番,并请求皇帝派兵,取回大明的领土——河套地区。

  朱由校命王承恩将孙承宗的奏折稍事修改后登在了报纸上,看到孛儿只斤·额磷臣那嚣张的话语,大明各地民众群情激愤,纷纷写信来要求朝廷出兵,击败鄂尔多斯部,收回有塞上江南之称的河套。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