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八章:石城之盟(二)_宣昭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晋之间的谈判进行的很不顺利,原因有两点,其一,桓温是个老狐狸,苻坚虽然能在战场上取得些许优势,但是跟这个宦海沉浮的老狐狸比起来还差的许多,所以往往白天敲定的条款,晚上苻坚回去跟梁殊商量,就会发现桓温给自己挖了不少的坑,于是第二天又得推翻这些条款全部重新来过,这就让桓温非常不耐烦,谈判自然也不可能谈出什么友好的气氛。

  另外一点则是来自燕国的问题,慕容恪现在因为慕容儁的病情抽不开身,他指示在并州前线的燕军对邓羌所部发起进攻,想要以此来牵制苻坚的精力,让晋国不至于跟苻坚媾和,他希望看到的局面就是秦晋死磕,然后燕国渔利,可是燕军不争气在并州战场上被邓羌郭庆击败,邓羌麾下大将徐质甚至冲入中军之中斩杀了燕国的护羌将军廖艾,慕容恪在认识到邓羌的能力过后只能不再考虑武力分散秦军的注意力了,而是转而派遣使者去建康,面见司马聃,向他痛陈利害。

  但是哭笑不得的点就在这里,晋国不待见秦国绝不意味着就待见燕国,在建康的燕国使者并不顺利,唯一对他们有些许好感的谢安又没什么政治能量,于是这件事就搁置了起来,不过桓温也非常聪明的将此事作为筹码摆在了谈判桌上,苻坚吃不准事情是否属实,一边下令要检司跟探马司刺探情报,一面在谈判桌上跟桓温扯皮。

  双方的谈判从九月一直拖延到了十一月,秦国国内已经告急,如果再不达成协议,那么秦国的粮草再也无法支撑了,现在这些粮草都是王猛动用政治手段,连蒙带骗从凉国和仇池骗来的,但是两国也已经到了极限,再也榨不出来多的粮食了,所以王猛给苻坚的奏疏写的很明白:“半月如不能成功,那么臣只能收揽民粮以资军用了”百姓在这种时候就只能被牺牲了。

  苻坚看到王猛的奏疏自然知道情况已经万分危急,在第二天的谈判中,苻坚一反常态,将腰间的佩剑直接重重的拍在案几上,然后声色俱厉的对着桓温说道:“大将军拖延的起,朕拖延不起,和议之事,大将军只需要说允还是不允!今日若是没有答复,朕自当摆出大军与大将军决一死战。”

  拖延也是桓温的策略,现在苻坚如此暴怒,桓温倒是颇为错愕,他也看出来秦国真的是十万火急了,可越是这样他越不慌乱,只是淡淡的笑着说道:“陛下这是什么话?和议之事不是本将阻拦,是陛下锱铢必较,陛下只需要稍许让步那么和议便可以成功。”

  苻坚闻言面色阴沉,现在双方分歧有三个点,第一晋廷要求苻坚称臣,双方在这个点上争执不休,尤其是让苻坚去帝号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第二个点是如何购买粮食的问题,苻坚是想用秦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