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6章 竞选(六)_文明破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植株密度提升了最少50%。李成钢见过以前的农田,粮食种植得相当稀疏。现在的农田密密麻麻都是整齐的植株,收获的时候那些成熟的作物完全遮掩了地面。

  农民最初不敢种植的这么密,尤其是那些庄稼把式们更是反对。他们祖祖辈辈积累的经验告诉这些老农,土地的肥力与水源都是有限的。即便没有干旱与虫害,这么种地的话,明年土地上的庄稼必然长得非常糟糕。一旦爆发旱灾与虫灾,对于粮食的打击是致命的。

  然而早几年的水利建设,氮磷钾的化肥以及农药的普及,内燃机抽水泵投入农村,北方的农民虽然每年都很担心,但是每年都能两季丰收。现在每一亩土地两季下来,普遍能打600斤粮食。就在8年前的1924年,北方一年的粮食亩产也就200斤。

  农民获得了几年前3倍的收益,配合了统购统销的政策,农村的购买力快速提升,以前供销社销售的最多的就是食盐、布匹。现在北方平原地区家家户户留出了购买来年化肥的钱后,都会分期购买自行车与三轮车。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企业纷纷扩产,大量新企业出现,直接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的外流。

  从道理上讲,这是非常好的发展。不过甘蔗哪有两头甜,农村劳动力的减少也改变了农业生产模式。长江以北地区的“麦客”数量暴增,劳动力的大量流动直接制造出了大量问题。最突出的就是治安问题与经济纠纷。

  就在8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优势就在于不管做什么都会有人担保,发生了什么事情后不至于完全找不到有关的人。现在的麦客团体已经开始随着粮食成熟线移动,这些人都是壮劳力,出现在陌生的地方。每一个县每年不出点命案,县长和县委书记都会在夏收夏种结束后大大表彰基层工作人员。

  现阶段吴有平最大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些事情上,洛克菲勒这么一个美国财团的商业要求与整个中国的农业治安问题一比,完全算不上事儿。根本不用惊扰到吴有平。

  但李成钢还是去见了吴有平。被请进办公室后,就见刚视察回来的吴有平晒得黑黑的,还瘦了不少。两人面对面坐下,李成钢的注意到吴有平的手上包了纱布,明显是受伤了。

  吴有平看到李成钢这反应,笑道:“我已经不行了,办公室坐的太多,割麦子还伤了手。”

  李成钢倒是不意外吴有平下地收割。在东北的时候大家都干过这些农活,偶尔干一点还挺爽的。心中怀念,李成钢问道:“现在收割和咱们那时候可不一样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

  。

  吴有平忍不住点头。以前钢铁产量低,金属农具都十分金贵。每次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