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章 着急着去挖坑_春秋小领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要是车战。所以连卖车轮的也能算上军火商人。许多农夫肩上扛着一个车轮。悠悠闲闲的走在大路上,边走边跟旁边卖菜刀的、卖水壶的、卖布的交谈这些人都是“军火商人”

  背一个车轮怎么卖?没关系。在春秋战争频繁的状况下,到国都规定了统一的车**小现代考古现,遗留在地面上的秦国古战车车辙印子,数百辆战车,其车轮之间的间距大小误差在三厘米左右。三厘米,在现代人看来算是非常大的误差,但在古代、度量衡很粗略并且不普及的情况下,这种误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秦国的车轮是这种状况,与中原很少交流,几乎处于中原文化末梢的燕国,情况也大致相同小考古现他们遗留在山谷中上的古战车车辙印,误差也没有过三厘米一而三厘米相当于十分之一尺,这个误差大约是列国约定熟成的误差率吧。晋国是霸主,晋国的战车是什么现代出土的韩侯墓葬说明了一切,墓葬中战车车轮的误差,也极其严格的控制在三厘米之内这是正常的历史。

  现在的历史,因为有了赵武的存在。晋国格外重视标准化下的“车同轨”战车两个车轮的直径大在军械标准化思想的指导下误差严格的要求控制在一厘米大所以晋国的车轮完全可以单卖,出战者买一只备用的车轮,一旦出现战争损耗。将备件更换上就能继续战斗”这就是军械标准化带来的好处。

  叔向这时转到了赵武的战车上,陪着赵武在战车上摇晃着,大路上行人络绎不绝,见到第一执政的车马仪仗,行路的人纷纷避到路边,而后躬身向赵武的旌节鞠躬。而叔向则沿路观察着两边的行人,频频摇头

  息。

  论起来,晋国算是春秋个强国了,而韩氏的领地在晋国也算是一等的肥汰。全是开完善的农田,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灌溉设施非常达,这里所有的土地都历经开百余年,韩氏一年生产的粮食,几乎相当于晋国一半的粮食产量。再经过前元帅韩厥、现在的副帅韩起父子两代经营,这片领地兴旺的,足以让中小国家的国君

  现在的情况不同了,叔向坐在战车上。情不自禁向赵武感慨:“执政。看来管仲的学问真是深不可测。我晋国原先采用全盘齐化的策略,真是做对了,可惜做的还不够。”

  赵武知道叔向为什么感慨,旁边跟随的张与祈午彼此看了一眼,抢着问:“常务为什么这么说?”

  张耀与祈午现在不得不表现。这两个人随赵武南下作战,如今军功是挣够了,眼看晋国将空出一个卿位来,这新提拔的正卿只能从他们两人当中选取,所以他们二人必须在赵武面前表现自己的杰出,此刻,这两人抢着提问,是在表现各自的求知欲。

  叔向扫了一眼这二人,回答:“韩氏现在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