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章 律法在犹太人历史上的地位(2)_《旧约》中的民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城市教士,设想他们固守着古老的有益格言“beatipossidentes”,设想如果没有法律的严酷强制,他们是不会自觉乐意地向来自乡村的贫困兄弟们伸出双手并打开自己的钱包的。

  不论《申命记》的无名作者是谁,有一点是没有疑问的,即他是一个没有偏见的爱国者和改革者。他由于对自己祖国的挚爱以及纯粹的宗教和道德热情而精神振奋,认为宗教和道德都受到了地方神庙的各种迷信习俗和无度的危害。很难判断他到底是祭司还是先知,因为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显示出一种祭司的(或无论如何是立法的)内容与先知精神的融合。他写的东西看来的确受到公元前8世纪大先知阿摩司、何西亚、以赛亚的感召影响;他从他们那里接受了道德高于礼仪规范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建筑在宗教和伦理原则、虔诚和仁慈、对神和人的爱的基础之上的法律体系。在将这些原则向他的听众和读者推荐的同时,他很自然地进入了一种诚挚的、悲哀恳求的急切讲述,更接近于演说家的热情和兴奋,而不是司法者的明断冷静和立法者的庄重严肃。他给现代读者留下了一个布道者的印象,他正在向大教堂回音缭绕的侧廊里全神贯注的听众,滔滔不绝地展示其充满激情的口才。我们仿佛已经看见了演说者炯炯的目光和热切的手势,已经听到他洪亮的声音像铜钟那样在高高的穹顶下回荡;时而轻松自信和希望,时而尖利自责和后悔,时而极度恐惧和绝望,不断变化的感情打动了他的听众。最后,布道者强烈地暗示了对罪人和不服从者的可怕警告和极度愤怒的谴责,然后,他的声音慢慢归于静寂。就如一位杰出批评家正确地指出的,讲演者在结束时仍然保持其演说的力度,这在《旧约》中是无可匹敌的。

  可是,尽管改革毫无疑问受到动机最纯正的拥护并形成真正热烈的浪潮,冷静的宗教研究者也许会提出疑问,即从理论上看,在单独一个神庙里集中礼拜活动是否与其说标志着进步,不如说标志着一种倒退;而从实际上看,改革是否能不带来以某种方式削弱改革进步作用的不便之处。

  一方面,对现代人的智慧而言,已经习惯了将神想象为既不受空间限制又不受时间限制,所以他的崇拜者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近他,而且,认为只有耶路撒冷才适合崇拜他的想法即使不说是荒谬的,也总是天真的。的确,认为存在着一个无所不在的神这样的抽象概念,更适合以遍地分布的大量神庙来表现,而不是以都城里单独的一个神庙来表现。另一方面,从实际上的便利来考虑,未经改革的老宗教比它的竞争对手占有某些显着的优势,在古代的体系中,比如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