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六章:宣麻拜相亏一篑(四)_大唐西域少年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卿言重了!令郎只是被王焊利用,并无不当之举,此案早有公断,高卿不必多心。今后任何人不得再提此事,否则朕将严惩不贷。”李隆基见高仙芝心诚,示意高力士将高仙芝扶起。

  “高仙芝倒是机灵,圣人的疑云应当能消散七七八八。”高力士扶高仙芝时,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暗示他应对得体。

  “安西、北庭两镇统御天山南北,两位爱卿皆朕之股肱,论功皆可封王。无奈高卿辞意甚坚,朕以为,不妨先封王卿为北平郡王。以高卿之才,数年内必可封王。”李隆基心中早有定计。

  王正见意欲再推辞一二,却听李亨道:“王都护还不快谢恩!”

  “谢陛下洪恩!”王正见稽首而拜:“既然陛下不嫌微臣鄙陋,赐臣以王爵。臣恳请辞北庭都护之职,入京为官。微臣自幼酷喜诗书,但多年来耽于戎马,无暇读之。听闻秘书监一职空缺多时,臣请任之。”

  “虚伪!你不就是又想封王,又要入相吗?”杨国忠腹诽不已;“莫非他要明哲保身,只是东宫会同意吗?”李林甫品出几丝王正见的心迹;“若他为相,某之左相之位还能坐几天?”陈.希烈担心不已;“此子究竟意欲何为?”安禄山阴晴不定,猜不透王正见的心思;“既然你打算离开碛西,某就助你一臂之力。”阿史那旸迫切期盼高仙芝与王正见远离河中,如此他才能彻底掌控河中。

  “坦坦荡荡,真君子也!”高仙芝对王正见愈发欣赏;“不愧是大帅的族弟。”李光弼暗自感慨;“封王拜相皆与某无关,但家族之安危,某不可不管。”安思顺看重的是安家的未来;“他不是东宫的人吗,若是离了北庭,太子岂不是孤立无援?”盛王李琦此刻才看出点门道。

  “秘书监?”李隆基哈哈大笑:“亨儿,你觉得呢?”

  “启禀父皇,王都护之才不逊张说,来京任职正堪大用。”李亨神色泰然,并无半分惊慌。

  “好!”李隆基抚掌而笑:“只是北庭都护一职该由何人接任?”

  “启禀陛下,北庭副都护程千里熟知边情、忠勇无双,臣举荐其任北庭都护。”王正见朗声回道。他清楚程千里在安西多年,也算李林甫一系。但相处数年后,王正见认为,程千里心性纯粹,意在马上功名,而非朝堂争斗,故而可将北庭托付与他。

  “哥奴意下如何?”李隆基发问之时,高力士在他耳边低语道:“程千里三年前从安西调任北庭,乃李相之人。”

  “老臣以为王都护久在北庭,熟知庭州将领,举荐之人必然妥当。”李林甫见王正见并未爽约,心情舒畅。

  安禄山羽翼渐丰,李林甫已不能完全制之,亟需寻求其他边镇的支持。安西始终由李林甫遥领,最是放心;河中的阿史那旸虽飘忽不定

  请收藏:https://m.jehnda.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